2018安全教育平台暑假作业_初二暑假作业答案2018【历史】

主题阅读  点击:   2018-12-26

初二网权威发布初二暑假作业答案2018【历史】,更多初二暑假作业答案2018【历史】相关信息请访问初中二年级网。

导语】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初二暑假作业答案2018【历史】》,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

  一、填空题:

  1、林则徐、邓世昌。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3、***、150多万、日本、《辛丑条约》。4、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5、八国联军侵华。6、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二、材料题

  1、(1)①主要危害: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财政危机。②光辉的一幕:a、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与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

  (2)①主张:严厉禁烟。②评价:a、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b、振奋民族精神,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3)①林则徐。②优秀品质: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

  2、(1)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②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①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②启示: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

  (4)①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②地主阶级:洋务运动、③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篇二】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测题参考答案

  1.C点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B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A、B、C、D四项都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但只有B项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变化的概述,符合题意。

  3.D点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土地所有权。

  4.C点拨: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由所学知识可知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可直接选择C项。

  5.B点拨: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虽为深圳快速发展的原因,但其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6.C点拨:本题结合地理知识考查我国的沿海经济开放区。解答本题要联系所学的地理知识理解“纬度最高”也就是四个经济特区位置最北的。根据选项中所列四个经济开放区的位置可以确定答案为C项。

  7.A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粮食安全”“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考查“他”与“粮食安全”“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的关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是兰考县委书记,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故A项符合

  题意。

  8.B点拨:本题考查制定和实施“八六三计划”的主要目的。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

  9.B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识记能力。①是*对科学和文艺工作提出的方针,不符合题意;②③④是我国为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实施的措施和目标,为正确答案。

  10.C点拨:本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由图片及文字说明可知与我国的科技发展有关,分析各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目要求。

  11.C点拨: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981年,我国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12.B点拨: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共夺得金牌15枚,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四。

  13.D点拨:“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香港则为第一次成功实践的地区。

  14.A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能力。“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实践,我国针对少数民族问题实行的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15.B点拨: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997年7月1日零点,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6.D点拨: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葡萄牙政府宣布将于1999年结束对澳门的统治管辖。

  17.A点拨:本题考查识记能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使海峡*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18.D点拨:采取排除法,凡是包含①的选项都是错误的。

  19.B点拨:本题考查识记、识图能力。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汪辜会谈,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祖国统一。

  20.B点拨:本题考查村民自治制度。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村民自治制度”,选项中与村民自治制度有关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因此答案为B项。

  21.D点拨:本题考查我国当前的就业机制。我国当前实行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人们在劳动就业观念上逐步告别了“铁饭碗”和“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22.A点拨: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掌握情况。①②③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⑤属于就业制度改革的内容,排除含⑤的选项,因此答案为A项。

  23.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的“提高了……构筑和促进了……展示了……”可直接判断出材料论述了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历史意义。

  24.D点拨:本题考查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在会上作了报告,在报告中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并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5.B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内容。*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6.(1)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改革开放。(2)权责分明,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劳动积极性对生产的影响。

  27.(1)歌曲一与香港有关;歌曲二与澳门有关。(2)表达了香港、澳门*离开祖国的无奈和惆怅,中华儿女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渴望和一定要回到祖国怀抱的决心。

  (3)“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4)清政府的*和统治者的无能等。(5)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一切*祖国的行径,中国政府有能力维护国家的统一等。

  28.(1)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点拨:本题是以人物作为切入点,通过人物的贡献考查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确定(1)问的答案;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问就变得很简单了。

  29.(1)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前往台湾;唐以后,东南沿海人民为了逃避战乱,纷纷移居澎湖和台湾;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的民政;17世纪,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府为台湾省。(2)造成今天台湾现状的历史原因是1946年中国内战全面爆发,到1949年底中国共产党解放了中国大陆的绝大多数地方,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从此造成两岸的分离。(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点拨:本题为专题式材料题,旨在考查和培养阅读材料与分析运用的能力。(1)问学生可在识记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而完成。(2)问考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才造成今日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状态。历史原因可以全面内战作为切入点。(3)问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篇三】

  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45分)?

  1.B2.C3.D4.A5.B6.A7.D8.C9.D10.A11.D12.B13.A14.C15.D

  二、历史诊断(每小题5分,共10分)

  16.小兰的发言共有三处错误: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是*而非刘少奇等人;谈判最后签订的是《双十协定》而非《停战协定》;结果也并没有而实现国内和平。

  17.表述共有三处错误:1948年,人民解放军实施的是战略决战而非战略***;三大战役不包括渡江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解放战争而非抗日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说明:以上两题若学生找出三处错误并改正给5分,找出两处错误并改正给3分,找出一处错误不给分。

  三、释图与填图(每小题5分,共10分)?

  18.⑴略.(3分)

  ⑵人民解放军采用“磨姑”战术与国民党军队周旋,并伺机歼灭敌军。(2分)

  19.从南往北,地点依次填:A、B;战役依次填:D、E、C。(每填对一项1分,共5分)

  四、材料解析(共20分)

  20.①指1947年。(2分)②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的同时,开始举行全国性的***,即以主力*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4分)③经过一年的作战,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已具备战略反击的实力和条件。(4分)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2分)

  21.①1949年。(3分)②渡江战役。(3分)?③我们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不能给敌人以任何踹息的机会。(4分)

  五、问题探究(共15分)

  22.此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任选一种意见回答,答案不应拘泥于以下表述。

  ⑴支持*去重庆。(3分)理由:抗战结束后,人民渴望和平、***,中共应顺应历史潮流,努力争取国内和平;中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会放弃任何争取和平的机会;中国***是伟大的党,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蒋介石主动邀请和谈,存在和平建国的可能;国共有成功合作的先例,中共应努力争取;全国人民都支持和谈,反对战争。(说明:学生答出其中任四项即可,每项3分,共1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回答同样的分)

  ⑵反对*去重庆。(3分)理由:一山不容二虎,国民党不会容忍***分享统治权利,和平建国根本不可能;国共之间积怨较深,难于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建国共识;蒋介石邀请和谈是假,拖延时间准备内战是真,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蒋介石向来背信弃义,有可能借和谈之机扣留*,打击***;(说明:学生答出其中任四项即可,每项3分,共1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回答同样的分)


本文来源:http://m.dddnc.com/content/143733/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2018年导游考试大纲】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南方部分少数民族
下一篇:【新生入学教育心得体会800字】新生入学教育心得体会300字例文汇编
Copyright 3d彩票网-福彩3D字谜总汇|福彩3D字谜图谜总汇大全|福彩3D预测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